综述:寻常痤疮(Acne vulgaris):关键见解、治疗及未来展望

综述:寻常痤疮(Acne vulgaris):关键见解、治疗及未来展望

综述:寻常痤疮(Acne vulgaris):关键见解、治疗及未来展望

《Molecular Diversity》:“Acne vulgaris: key insights, treatment, and future prospects”

【字体:

时间:2025年05月17日

来源:Molecular Diversity 3.9

编辑推荐:

本文综述寻常痤疮(免疫介导炎症性皮肤病,全球超 80% 青少年受累),解析其复杂病理(皮脂腺过度激活、毛囊角化异常、菌群失调、免疫炎症),探讨现有合成药物(如维 A 酸类、过氧化苯甲酰)副作用及耐药问题,聚焦植物提取物等新型疗法及联合用药趋势,附最新临床试验进展。

寻常痤疮(Acne vulgaris)是一种免疫介导的炎症性皮肤病,在全球皮肤疾病治疗频率中位居第 8 位,影响着超过 80% 的青少年群体。其病理生理学机制复杂,涉及多个关键因素的相互作用:

皮脂腺过度激活:皮脂腺功能亢进导致皮脂分泌增加,为痤疮的发生提供了基础环境。

毛囊角化异常:毛囊皮脂腺导管的异常过度角化,使导管堵塞,皮脂排出受阻,形成微粉刺。

菌群失调:毛囊内微生物群落失衡,尤其是痤疮丙酸杆菌(Cutibacterium acnes)等细菌的过度增殖,引发炎症反应。

免疫介导炎症:上述因素共同作用,激活免疫系统,引发一系列炎症反应,导致痤疮的典型皮损形成。

由于寻常痤疮的发病机制具有多面性,临床治疗更倾向于联合使用不同的抗痤疮药物。目前,FDA 批准的合成外用及系统抗痤疮药物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维 A 酸类(Retinoids):通过调节角质形成细胞的分化、抑制皮脂腺功能、抗炎等作用发挥疗效,是治疗痤疮的核心药物之一。但常见副作用包括皮肤红斑、干燥、脱屑、刺激和湿疹等。

抗生素:如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等,通过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的生长繁殖来减轻炎症。然而,日益增多的对常用抗生素的多重耐药病例,不仅降低了治疗的有效性,还增加了总体治疗费用。

其他药物:如过氧化苯甲酰(Benzoyl Peroxide),具有抗菌、抗炎和角质溶解作用,但同样可能引起皮肤刺激等副作用。

鉴于合成抗痤疮药物存在的局限性,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验证植物提取物和次生代谢物在痤疮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许多植物中含有的活性成分,如多酚类、黄酮类、萜类等,具有抗菌、抗炎、调节免疫、抑制皮脂分泌等多种作用,为痤疮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当前,除了协同配方的开发,合成药物与草药成分的联合递送正成为开发新型高效痤疮治疗方法的最新目标。这种联合治疗策略有望在提高疗效的同时,减少单一药物的使用剂量,从而降低副作用的发生风险,并延缓耐药性的产生。

本文还对寻常痤疮的全面病理生理学、分类和分级系统的演变进行了总结,同时详细介绍了不同 FDA 批准的合成外用和系统抗痤疮药物。此外,重点突出了关于几种用于治疗寻常痤疮的植物成分和次生代谢物的最新研究进展。最后,附上了所有正在进行的痤疮治疗临床试验的详细信息,为该领域的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了全面的参考。

相关新闻

相关推荐

微信不注销也能解除实名认证?点击这里→
完美365体育官方网站

微信不注销也能解除实名认证?点击这里→

📅 09-28 👁️ 7719
嵬岌的意思
完美365体育官方网站

嵬岌的意思

📅 07-12 👁️ 9374
qq怎么扫描文件
幸运彩票APP下载365

qq怎么扫描文件

📅 09-26 👁️ 8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