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眼睛是怎么“对焦”的?
之前给老爷们
科普近视的问题时
有对眼睛的成像过程
做详细的解释
首先
大脑会给眼睛下达指令
眼睛收到指令后
会控制睫状肌调节焦距
看远处物体
睫状肌会收紧
看近处物体
睫状肌会舒张
不断地调节之中
我们想看的内容
才能清晰的落在视网膜上
然后
视网膜会把这些图像
从光信号转化成电信号
一路传回到大脑
我们才真正接收到了眼睛看到的内容
2-眼睛是怎么“失焦”的?
首先科普个冷知识
大脑在发呆的时候
其实还是高速运转的状态
甚至消耗的能量还更高了
我们的脑子
其实是有两种模式的
有意识的做某事时
属于执行网络
比如学习、吃饭、上厕所...
而无意识的做某事
属于默认网络
比如走神、回忆、反思、幻想...
发呆的时候
大脑激活默认网络
更多的精力
都放在了思维活动这方面
然后就没什么闲工夫
去指挥眼睛的睫状肌了
睫状肌自然放松
视线就会慢慢变模糊
3-走神原来有这么多好处?
眼睛“自动失焦”的原因
大致就解释清楚了
除了这个问题
我还深入研究了一下“走神”
发现偶尔走神真的好处颇多啊~
①提高大脑的灵敏度
有学术杂志上
发表过这样一个实验
研究者对比了
间歇性刺激小鼠的脑神经元
和持续刺激小鼠的脑神经元
结果发现
间歇性刺激
更有利于记忆巩固和知识更新
也就是说
在高强度工作中
穿插一些走神、发呆的时间(间歇性刺激)
能让大脑的灵敏度更好
②提高创造力
大脑发呆、走神的时候
默认网络和执行网络
是有可能共同激活的
在另一项实验中
志愿者被分成了四组——
第一组是“专注组”
志愿者需要集中注意力不能走神
第二组是“走神组”
志愿者不需要强迫自己集中注意力
另外两组
一组保持休息、一组直接做题
然后
让他们做创造力测试
结果发现
第二组的得分遥遥领先于其它
由此可见
时不时的走个神儿
是真能帮咱提高创造力
激发工作灵感
综上所述
老爷们下次开会走神
被领导抓包时
可以理直气壮的和他说——
以上
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了
我们下期再见~
博士一分钟,姿势涨不停
我是好奇博士
很高兴认识你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