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建筑大学

山东建筑大学

本條目存在以下問題,請協助改善本條目或在討論頁針對議題發表看法。

此條目没有列出任何参考或来源。 (2015年9月18日)維基百科所有的內容都應該可供查證。请协助補充可靠来源以改善这篇条目。无法查证的內容可能會因為異議提出而被移除。

此條目疑似为广告或包含宣传性内容。 (2024年12月20日)请协助使用中立的观点重写这篇条目。明显的广告请加入{{Delete|G11}}來提请删除。

山东建筑大学Shandong Jianzhu University老校名山东建筑工程学院校训厚德博学,筑基建业创办时间1956年学校标识码4137010430党委书记陈国前校长靳奉祥学生人數2.7万校址 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省济南市历城临港开发区凤鸣路总面积2400亩校刊《山东建筑大学学报》邮政编码250101網站www.sdjzu.edu.cn

位置

山东建筑大学(英語:Shandong Jianzhu University)是一所以建筑土木类专业为特色,并兼有文、管等学科专业门类省属高等院校。它始建于1956年,前身是山东建筑工程学院[1]。学校座落于中國山东省济南市历城临港开发区。学校是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是首批山东特色名校工程单位之一。

截至2013年12月底,学校有新校区、和平校区两个校区,占地面积2700余亩,校舍面积70余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2亿元。学校设有16个学院,拥有57个本科专业,有教职工1997人,其中专任教师1323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666人,兼职博士生导师26人,硕士生导师314人,有全日制在校生2.6万人。

山东建筑大学始建于1956年。学校秉承“厚德博学、筑基建业”的校训,弘扬“勤奋、严谨、团结、创新”的校风,强化内涵建设,凝练办学特色,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科为主,以土木建筑为特色,工学、理学、管理学、文学、法学、农学、艺术学等交叉渗透、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学校是国务院批准首批学士学位授权单位、首批山东特色名校工程(省版211)、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全国建筑类高校就业联盟(ACEA)成员、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绿色建筑技术及其理论”博士人才培养高校、山东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首批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简介[编辑]

学校位于济南市临港开发区,占地面积2700余亩,校舍面积70余万平方米。设有17个学院(部),57个本科专业,1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5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学校现有16个研究生培养单位,在校博士、硕士研究生2200余人。面向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全日制在校生2.6万人。有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山东省重点实验室,13个省高校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1个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1个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7个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拥有纸质藏书188万册,电子图书115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35亿元。拥有现代化的校园计算机网络和数字化校园环境。

学校现有教职工1997人,其中专任教师1323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666人,兼职博士生导师26人,硕士生导师314人。有双聘院士5人,国家新世纪人才工程人员5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8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13人,全职“泰山学者”特聘教授1人,泰山学者特聘教授及海外特聘专家12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7人,山东省级教学名师9人,山东省优秀教师13人。

学校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卓越工程师专业6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6个土建类专业全部通过国家专业评估。学校是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施高校。2007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等级。

科研机构[编辑]

截至2014年,学校拥有12个省部设置(所、中心、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山东省重点实验室,5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3个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1个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7个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

可再生能源建筑利用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省部重点实验室(4个)

结构工程实验室

智能建筑技术重点实验室

建筑结构鉴定加固与改造重点实验室

建筑节能技术重点实验室

省级工程中心(5个)

山东省土木结构诊断改造与抗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山东省数字城市及智能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山东省城市污水处理与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山东省绿色建筑钢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山东省城市规划与设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学科建设[编辑]

截至2014年,学校设有9个省级重点学科,拥有57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文学、农学、法学、管理学、艺术学七大学科门类22个一级学科;拥有一个博士后流动站及一个博士培养项目;拥有建筑学、土木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1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有53个硕士学位二级学科授权点,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并具有工程硕士、艺术硕士专业学位和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有2个山东省“泰山学者”设岗学科,其中城市规划与设计和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2个学科被省委省政府批准设立“泰山学者”岗位,并被确定为“十一五”省级强化建设重点学科。

博士点:建筑学

博士后流动站:建筑学

一级学科硕士点:

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

管理工程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

热能工程学院: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土木工程、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建筑与土木工程(暖通工程方向)、动力工程

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

建筑城规学院: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

艺术学院:风景园林学、林学、美术学、设计学

机电工程学院:力学、机械工程。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

商学院:工商管理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理学院:物理学

法政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

交通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

工程力学研究所: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科研成果[编辑]

学校建有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现有个6个卓越工程师专业,有3个山东省“泰山学者”设岗学科, 21个省级重点学科、高校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自2009-2014年,学校拥有主持省部级以上教学改革项目18项。获得省部级教学成果奖20项,省级优秀实验教学成果及实验技术奖19项,并有在校学生的科技发明获国家实用新型发明专利。学校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420余项,科研经费总额达到3亿余元。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8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教师发表学术论文7000余篇,被SCI、EI、ISTP检索收录635篇,出版专著教材540部,获得国家专利180项。(数据截止到2013年12月底)

近五年来,学生在“挑战杯”、数模、电子设计等竞赛中,获省级以上奖励340余项,在电子设计、数学建模、“挑战杯”等全国大学生竞赛中,获国家级奖励9项。在由各专业学会举办的建筑设计、城市规划设计和环境艺术设计竞赛中,获国家级金奖4项。毕业生受到社会广泛认可,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连续多年位居山东省高校前列,已为社会培养了10余万名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建设人才培养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就业工作创新教育示范高校”。

山东建筑大学倡议并联合安徽建筑大学、北京建筑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河北工程大学、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吉林建筑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青岛理工大学、苏州科技学院、太原理工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共同发起国建筑类高校就业联盟(ACEA),这一崭新平台对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提高就业质量,推动并深化校校、校企间的全面合作,对于促进建筑类人才合理配置,推动建筑类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积极为国家建设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截至2014年,学校先后12次被中宣部、团中央和全国学联授予“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称号。2003年全省首次就业工作评估作为全省示范性单位被评为优秀。2012年学校成为首批山东特色名校工程(共10所)高校。

参考文献[编辑]

^ 教育部关于同意山东建筑工程学院更名为山东建筑大学的通知(教发函〔2006〕32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06-02-14 [2024-0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6-30).

外部链接[编辑]

山东建筑大学官方网站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查论编山东高等院校

中国大陆高等学校列表

山东省教育厅

军事院校

海军航空大学烟台(海军)副军级本

海军潜艇学院青岛(海军)副军级本

火箭军士官学校青州(火箭军)正师级专

济南市

山东大学(教育部属) 本

山东师范大学(省部共建) 本

山东科技大学(省部共建) 本

济南大学(省部共建) 本

山东财经大学(省部共建) 本

山东中医药大学(省部共建) 本

山东建筑大学(省部共建)本

齐鲁工业大学 本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 本

山东交通学院(省部共建)本

山东艺术学院(省部共建)本

山东体育学院本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本

山东政法学院本

山东警察学院本

山东女子学院本

齐鲁师范学院本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本

山东管理学院本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本

空天信息大学(筹)本

山东英才学院民本

山东协和学院民本

山东现代学院民本

齐鲁理工学院民本

山东财经大学燕山学院民本独

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民职本

山东外事职业大学民职本

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专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专

山东职业学院专

莱芜职业技术学院专

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专

山东传媒职业学院专

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专

山东旅游职业学院专

济南职业学院专

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专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专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专

山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专

济南护理职业学院专

济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专

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专

山东圣翰财贸职业学院民专

山东力明科技职业学院民专

山东艺术设计职业学院民专

山东开放大学成

新汶矿业职工大学成

山东财政职工大学成

济南市职工大学成

青岛市

中国海洋大学(教育部属) 本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教育部属)(央企共建) 本

山东大学青岛校区(教育部属) 本

山东科技大学(省部共建)本

青岛大学 本

青岛科技大学 本

青岛理工大学 本

青岛农业大学本

康复大学(省部共建)本

青岛滨海学院民本

青岛黄海学院民本

青岛恒星科技学院民本

青岛城市学院民本

青岛电影学院民本

青岛工学院民本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专

山东外贸职业学院专

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专

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专

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专

青岛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专

青岛求实职业技术学院民专

青岛飞洋职业技术学院民专

青岛航空科技职业学院民专(营)

山东文化产业职业学院民专

青岛开放大学(青岛创业大学)成

淄博市

山东理工大学(省部共建) 本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淄博校区本

齐鲁医药学院民本

淄博职业技术大学职本

山东工业职业学院专

山东化工职业学院专

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专

山东铝业职业学院专

山东轻工职业学院专

山东省水利职工大学成

山东兵器工业职工大学成

枣庄市

枣庄学院本

枣庄职业学院专

枣庄科技职业学院民专

枣庄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民专

烟台市

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教育部属) 本(分)

烟台大学 本

鲁东大学本

山东工商学院本

滨州医学院本(分)

烟台理工学院民本

烟台科技学院民本

烟台南山学院民本

青岛工程学院民本

烟台职业学院专

山东商务职业学院专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专

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专

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专

烟台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专

烟台文化旅游职业学院专

山东城市服务职业学院专

烟台卫生健康职业学院民专

烟台黄金职业学院民专

东营市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本

东营职业学院专

山东胜利职业学院专

东营科技职业学院民专

潍坊市

山东第二医科大学本

潍坊学院本

潍坊科技学院民本

潍坊理工学院民本

潍坊职业学院专

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专

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专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专

山东交通职业学院专

山东经贸职业学院专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专

潍坊护理职业学院专

山东海事职业学院民专

潍坊工商职业学院民专

潍坊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民专

潍坊食品科技职业学院民专

济宁市

曲阜师范大学 本

济宁医学院本

济宁学院本

济宁职业技术学院专

山东理工职业学院专

曲阜远东职业技术学院民专

济宁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民专

兖州矿区职工大学成

泰安市

山东农业大学(省部共建) 本

山东科技大学(省部共建) 本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 本

泰山学院本

泰山科技学院民本

山东财经大学东方学院民本独

泰山职业技术学院专

山东服装职业学院专

泰山护理职业学院专

威海市

山东大学(威海)(教育部属) 本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工信部属) 本(分)

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教育部属) 本(分)

哈尔滨理工大学荣成校区 本(分)

山东外事职业大学民职本

威海职业学院专

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专

威海海洋职业学院专

日照市

曲阜师范大学日照校区 本(分)

山东体育学院日照校区本(分)

济宁医学院日照校区本(分)

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民职本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专

山东水利职业学院专

日照航海工程职业学院民专

日照科技职业学院民专

日照康养职业学院民专

临沂市

临沂大学本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专

临沂职业学院专

临沂科技职业学院专

临沂城市职业学院民专

德州市

德州学院本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德州校区本

山东华宇工学院民本

山东文化艺术职业学院专

德州职业技术学院专

德州科技职业学院民专

德州工程职业学院民专

聊城市

聊城大学本

东昌学院民本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专

聊城科技职业学院专

滨州市

滨州医学院本

山东航空学院本

滨州职业学院专

滨州科技职业学院民专

菏泽市

菏泽学院本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专

菏泽职业学院专

菏泽家政职业学院专

菏泽生物医药职业学院民专

以上除另有标注的外,均为属地行政区省属、市属公办高等学校。 :“双一流”建设高校; :原985工程院校; :原211工程院校; :原全国重点大学; :原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院校; :山东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本:办学层次为本科的高校;职本:办学层次为职业教育本科的高校;专:办学层次为专科的高校;民:民办高校;独:独立学院;成:成人高校;(营):营利性民办高校;(分):高等院校的分校或校区,不具备独立备案资格。标注斜体的学校目前停止招生,但仍在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名单》中。

查论编济南高等院校

相关:中国高等教育

中国内地高等学校列表

山东省高等学校列表

济南市学校列表

公办本科

山东大学三地办学、教育部、双一流A类

山东师范大学省部共建

济南大学省部共建

山东财经大学省部共建、财政部

山东中医药大学

山东科技大学三地办学

青岛科技大学济南校区

山东建筑大学

齐鲁工业大学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

山东交通学院省部共建、交通运输部

山东体育学院

山东艺术学院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山东政法学院

山东警察学院

山东女子学院

齐鲁师范学院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山东管理学院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三地办学

民办本科

山东英才学院

山东协和学院

山东现代学院

齐鲁理工学院

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

山东外事职业大学济南校区

山东财经大学燕山学院独立学院

公办专科

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山东职业学院

莱芜职业技术学院

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

山东传媒职业学院

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

山东旅游职业学院

济南职业学院

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两地办学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

山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济南护理职业学院

济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

民办专科

山东圣翰财贸职业学院

山东力明科技职业学院

山东艺术设计职业学院

成人高校

山东财政职工大学

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多地办学

新汶矿业职工大学

济南市职工大学

教育部:高等学校名单. 教育部. 2017-05-31 [2018-02-06] (中文(简体)).

相关推荐

浅谈耳机生产工艺和性能测试
幸运彩票APP下载365

浅谈耳机生产工艺和性能测试

📅 07-22 👁️ 5901
重庆哪些地方有小黄车(重庆渝北共享单车覆盖范围?)
幸运彩票APP下载365

重庆哪些地方有小黄车(重庆渝北共享单车覆盖范围?)

📅 07-18 👁️ 9199
安庆同济医院
完美365体育官方网站

安庆同济医院

📅 07-13 👁️ 1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