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条目需要更新。 (2017年9月)请更新本文以反映近况和新增内容。完成修改后请移除本模板。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National Astronomical Observatorie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简称NAOC),加挂国家航天局空间碎片监测与应用中心、中国科学院天文大科学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南美天文研究中心牌子,由原北京天文台、云南天文台、新疆天文台(原乌鲁木齐天文观测站)、长春人造卫星观测站等台站及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于2001年合并而成,总部位于原北京天文台总部,在河北省兴隆县建有观测基地,该基地拥有一台直径2.16米(85英寸)的光学望远镜,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望远镜(LAMOST)。在北京市怀柔区建有怀柔太阳观测基地。国台正在开展的项目包括:FAST、LAMOST、CSRH、探月工程以及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等。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National Astronomical Observatorie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从属于中国科学院创始人国家天文观测中心成立时间2001年关键人物刘继峰(台长),汪洪岩(党委书记)、赵公博(副台长)、姜鹏(副台长)地理位置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20号 100101网址www.nao.cas.cn
国家天文台总部设在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国台在太阳物理学方面颇有建树。现任台长是刘继峰[1]。
目录
1 国家天文台(总部)观测设备[2]
2 国家天文台(总部)天文技术工程项目
3 重点研究领域
4 科学杂志
5 院士名录
6 参考文献
7 外部链接
8 参见
国家天文台(总部)观测设备[2]
编辑
郭守敬望远镜(LAMOST)
中国天眼(FAST)
宇宙第一缕曙光探测阵列(21CMA)
50米射电望远镜(GRAS-1)
40米射电望远镜(GRAS-3)
70米射电望远镜(GRAS-4)
35厘米太阳磁场望远镜
2.16米光学望远镜
60/90厘米施密特望远镜
1米光学望远镜
暗能量射电探测实验(天籁)阵列
中德亚毫米波望远镜
SONG望远镜
国家天文台(总部)天文技术工程项目
编辑
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望远镜(LAMOST):已建成,位于兴隆观测基地。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已启用,位于贵州省黔南州平塘县大窝凼洼地。
中国厘米分米波频谱日像仪:已启用,该仪器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镶白旗明安图镇。
“嫦娥工程”地面应用系统
“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地面应用系统
重点研究领域
编辑
宇宙大尺度结构
星系形成和演化
天体高能和激发过程
恒星形成和演化
太阳磁活动和日地空间环境
天文地球动力学
太阳系天体和人造天体动力学
空间天文观测手段
空间探测、天文新技术和新方法
科学杂志
编辑
国家天文台系中国天文学会团体会员单位,创办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核心英文学术期刊Research in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RAA)。国家天文台还办有中文核心期刊《国家天文台台刊》和现代科普刊物《中国国家天文》[3]。
院士名录
编辑
王绶琯:历任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研究员、台长、名誉台长,与苏定强共创LAMOST项目。
艾国祥:北京天文台前台长。
陈建生: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北京大学天文系主任、教授
周又元: 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北京大学教授。
欧阳自远: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国家天文台高级顾问。
黄润乾:云南天文台研究员。
潘君骅: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研究员。
崔向群: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研究员。
苏定强:由天文爱好者成长为天文学家的一个典范,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研究员。
方励之:1984年9月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曾参与创建了中国高校首个天体物理实验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体物理中心主任。
参考文献
编辑
^ 现任领导-单位概况. 中国国家天文台. [2024-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1-26).
^ 单位简介-单位概况. 中国国家天文台. 2024-04 [2024-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1-26).
^ 单位简介----国家天文台. www.nao.cas.cn. [2021-09-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10).
外部链接
编辑
中国国家天文台主页(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参见
编辑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题
天文学主题
北京主题
云南天文台、新疆天文台、长春人造卫星观测站、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基地
紫金山天文台、上海天文台
天文台列表、钦天监
《中国国家天文》
李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