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里UC工作是什麼體驗?

在阿里UC工作是什麼體驗?

背景:應屆生

想了解一下阿里收購uc後,在廣州旗下的研發工程師的工作環境是怎樣的?技術同事的構成是怎樣的?技術崗能得到怎麼樣的發展?技術崗的晉陞之路是怎樣的?謝謝。

看到這個問題,久久不動筆的我突然想回答了。

利益相關:15年應屆畢業生,入職三月余,上個月轉正。

(1)研發工作環境:

最晚可以在9點半前來到公司即可,中午有一個半小時吃飯休息;下午最早可以6點走,不過公司晚餐是6點45開始的,你可以吃飯再走也不晚。

以上就是工作時間,工作強度跟一般互聯網公司一樣,需要時候就是8、9點甚至10點,不需要就是按時下班,周日通常不加班,周六看項目組情況恰當加班。全憑自願;

(2)技術發展

有個新人都有入職引導人,很負責、很nice的同事,耐心給你說大大小小各種事情,你不用擔心前面的工作適應與工作任務,一段時間後上手後就更加輕鬆了。當然,平日里,其他同事很很照顧我們新人的,每問必答。研發與測試的同學都很勤奮的,無論工作了多少年的,每周有小組內的技術分享,大團隊的培訓,都很給力,學到不少東西;

(3)崗位晉陞

以前是半年一次,現在是一年一次,實行的是3、6、1制度。但是不會有華為那麼殘酷的末位淘汰制,只要你用心做事,晉陞是必然的,我目前還沒,所以沒法給你太多經驗。

最後,特別提及一點,我們松鼠廠的餐廳真的很給力,以後要是我離開了,除了最懷念的是身邊好同事之外,一定還有美味的餐廳。

瀉藥@鍾穎Cyan

13年1月進入UC的負責UC瀏覽器國內版的UI設計,15年4月離職。從14年年底開始,整體福利跟阿里接軌,除了假期方面,其它福利是比以前更好了。

雖然不是研發崗,但是整體工作環境、福利等方面還是類似的,簡單說說。

一、團隊氛圍

UC主推「大五文化」,整體團隊氛圍好,層級相對扁平,不論職級和崗位,都不需要尊稱「老闆」「總監」「boss」之類的,而且年輕人比較多,大家都玩得挺開,主管和員工能打成一片。無論生日、離職還是結婚的時候,部門內部會有各種辦法給你慶祝和紀念,很多這種溫暖的細節能讓你感覺到哪怕自己是個剛來的應屆生,也能很好地融入進去。

二、工作強度

工作強度持平或略高於幾大互聯網公司的平均水平,平時的工作強度會保持在「不會輕鬆」的節奏,應屆生進入的過度階段會比騰訊要短,很可能剛入職一周就開始負責實際業務,前期壓力會比較大。

而且工作強度具體要看所負責的業務,核心業務一般會更累。對項目時間卡得更緊,發版本的前一段時間,基本上每天都能看到研發GG加班,有時一周大半時間是回不了家睡覺,兩年時間從黑髮變半白的例子也是有的。

三、技術崗位的結構、發展和晉陞

技術崗位拿瀏覽器業務來說,與一線互聯網公司類似,都是後端研發、客戶端研發、測試等,比較特殊的有內核研發崗位和中間件崗位。

技術崗的發展和晉陞這個由於不了解不好細說,但大公司整體的發展和晉陞是類似的,晉陞空間相對固定,有一直往技術方面深挖當核心研發專家,也有轉管理剛甚至產品崗,這幾種路線在UC都是比較可行的。

應屆生如果負責核心業務,壓力和工作強度都比較大,但是能沿著團隊累積的知識體系和指導迅速進步,從UC離職出去的研發薪資翻兩三倍以上並不少見。

四、整體福利

最值得說的就是UC的伙食,公司有紅色和綠色兩個食堂,早午晚餐加下午茶,除了下午茶坑爹一點,早午晚餐都是能在兩個食堂里隨便吃,有飯有面有粉有牛排等等,對比起外面的快餐,味道和衛生還是不錯的。離職出來之後,發現最懷念的還是食堂。

然後就是每個月都有一天帶薪病假,一般只要真的是不舒服,找Leader說說就ok。

然後節假日這些一線公司都差不多,沒啥好說的。

基本上就醬,說白了「核心業務值得去,非核心業務可以再考慮下」

謝邀。

利益相關:13年進入UC九游,14年整體併入阿里,現在職,自我感覺良好。

一.福利:

福利現已與阿里一碗水端平,薪酬客觀來說還是有一定差距(老員工),校招薪酬我不是負責這方面的,不清楚。

二.研發工程師的工作環境:

現在廣州UC的辦公點為黃埔大道西平雲路廣電平雲廣場。

辦公區示例圖:

探秘UC公司新址 瞬間化身男版杜拉拉_UC優視|UC瀏覽器公司標配筆記本或高性能台式機,ios開發的同學會配MacBook.

三.技術同事的構成:

不知道你說的構成是怎麼定義,我的理解完整的技術項目團隊同事主要由服務端研發、客戶端研發、測試、設計中心、運維等組成。

技術是企業、產品的立足根本。UC絕大部分的技術同事是高水平的,我們校招要求非常高,社招主要也是一線互聯網公司過來的。

四.技術崗有什麼發展技術崗的晉陞之路:

UC現在還是沿用老一套的職級職等制度,分為1、2、3、4級,每一級有ABC等(A&T1C(也與部門有關)。泛意的理解可以是T1為初級(普通)、T2為高級、T3為磚家(主任工程師)、T4一般人不可能評上。

以前是一年兩評,現在變成一年一評。

按T1C入職,T2C前的職級可以一年申請一次(晉陞標準一般是多維技術+業務價值),自己算。

技術同學,按傳統思維一般會有兩種上升途徑:技術深挖與轉管理。

但是按我的接觸,研發管理也是需要非常紮實的技術背景與豐富的業務知識。

一言以蔽之,前幾年應該也必需好好打基礎搞技術。

但你除了技術還有很多別的選擇。

UC的轉崗是比較寬鬆的,你可以轉產品、轉運營、轉設計、轉運維、服務端轉客戶端、客戶端轉服務端。

五.給即將進入UC的應屆生之言:

首先恭喜你。

再歡迎你,加入UC。

到現在我還記得13年我拿到UC的offer時候的心情,挺讓人懷念的。

UC在廣州算是非常不錯的互聯網公司了,薪酬比較有競爭力,公司有飯堂,包四頓真心不錯。員工關係較為簡單,內耗較少。各業務線發展得也不錯。

同時進入UC,也是一個新的開始,更是一個挑戰。

我自己的感覺是對於應屆生,UC是非常不錯的選擇,也是一個坑。

以下高能。。。

UC的新員工培訓(洗腦那種)很少,偏向於實打實。

我那年,去了騰訊360金山唯品會等公司的同學還在熟悉了解,我第二周就編碼上版本了(有測試的,上線沒有回滾,不要黑)。

當然大家說我是特例,野蠻生長,硬扛模式強行開啟。但不得不說UC對應屆生(技術崗)是真的抱有很大的要求和期望。不會把你當菜鳥看,不會讓你做小demo兩個月。期望你儘快融入,儘快找到位置,儘快能夠有所承擔,儘快成長。同事關係融洽,禮貌請教疑問,必定詳細解答。

根據我的接觸與了解,最終留在UC的應屆生,絕大部分都是有能力有潛力的,在各自業務線綻放光彩。

最後,業務線很重要,老大很重要,際遇很重要。直接影響一切。

以上內容只代表我個人看法,謝絕一切轉載。

uc現在內耗非常嚴重,瀏覽器現在逐步已經沒落,但是掛有阿里的背景對你未來發展來說還是有一定的幫助,不過現在不是進來的時機,內部鬥爭過於激烈,一直在內耗狀態,如果不解決這些內耗問題,未來不看好。

推薦閱讀:

相关推荐

【2025商务办公本笔记本电脑排行榜】商务办公本笔记本电脑哪款好
平板电脑总排行榜
幸运彩票APP下载365

平板电脑总排行榜

📅 06-29 👁️ 2778
少個X差多少? MSI R9 270 GAMING 開箱測試
365bet体育投

少個X差多少? MSI R9 270 GAMING 開箱測試

📅 06-30 👁️ 8580